可以看出,在4000~650cm-1波數范圍內,一組平行樣的紅外光譜圖基本不變。根據SBS特征峰的位置:699cm-1處有苯環單取代吸收峰和966cm-1處有丁二烯反式振動吸收峰。將樣品的紅外光譜圖在1300~650cm-1范圍內放大。可以看出,工藝一制備出的SBS改性瀝青一組平行樣的紅外光譜圖紅外吸收峰出現了明顯的分離,紅外吸收峰的高低與吸光組分在樣品中的濃度成正比關系,因此該處平行樣品吸附峰間的分離度越大,則表明SBS在瀝青中的濃度差別越大,也就是該工藝的制備均勻性越差。工藝三制備出的SBS改性瀝青一組平行樣的紅外光譜圖紅外吸收峰也出現了分離,但分離程度小于工藝一。工藝二制備的SBS改性瀝青一組平行樣的紅外光譜圖紅外吸收峰基本沒有分離。因此,工藝二制備的SBS改性瀝青中SBS的濃度差別最小,其制備均勻性最好。
為了得到制備均勻性的量化結果,將一組平行樣每一個波數處的吸光度進行標準偏差計算,以波數為橫坐標,標準偏差為縱坐標作圖。
可以看出,結果一致,工藝一制備的一組平行樣的吸光度標準偏差最大,工藝二次之,工藝三制備的一組平行樣的吸光度標準偏差最小。從原始數據中查的波數為699cm-1和966cm-1處的吸光度標準偏差。
可以看到,在699cm-1處和966cm-1處工藝二制備的SBS改性瀝青一組平行樣的吸光度標準偏差分別為0.531%和0.114%,明顯低于工藝一和工藝三制備的SBS改性瀝青一組平行樣的吸光度標準偏差。由表2可知,SBS中,苯乙烯含量為31%,丁二烯含量為69%,根據S段和B段的質量百分比,計算SBS吸光度標準偏差。可以看到,工藝二制備的SBS合成標準偏差為0.243%,僅為工藝三制備的SBS合成標準偏差的30%,為工藝一制備的SBS合成標準偏差的23%。該結果可以直接表示不同制備工藝下,SBS在瀝青中分散均勻性的標準偏差。
對于單一樣本的均勻性的衡量,考慮采用改性瀝青用的基質瀝青一組樣本紅外譜圖的標準偏差來做為閾值來進行均勻性評估。基質瀝青一組樣本的標準偏差主要來源于儀器噪聲產生的偏差和基質瀝青自身的不均勻性產生的偏差,如果改性瀝青的標準偏差在這個范圍內,則表明樣本的均勻性優異。
因為基質瀝青在966cm-1和699cm-1處不出峰,所以將基質瀝青整個指紋區(波數范圍在1330~650cm-1)的平均標準偏差作為閾值進行改性瀝青單樣本的均勻性評估。
圖10是制備改性瀝青用的基質瀝青一組平行樣吸光度標準偏差圖。該樣本指紋區吸光度的平均標準偏差為0.289%,工藝二制備的SBS改性瀝青在699cm-1處和966cm-1處的吸光度的合成標準偏差為0.243%,小于基質瀝青指紋區吸光度的平均標準偏差,說明其分散均勻性優異。